首页 >> 日常问答 >

算尽锱铢历史典故

2025-08-08 19:02:43

问题描述:

算尽锱铢历史典故,时间紧迫,求直接说步骤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08 19:02:43

算尽锱铢历史典故】“算尽锱铢”这一成语,源自古代对精细计算、斤斤计较的描述,常用于形容人过于精明、吝啬或过度计较微小利益的行为。在历史上,有许多人物和事件与“算尽锱铢”有着密切关联,展现了古人对财富、权力和道德的深刻思考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“算尽锱铢”中的“锱”和“铢”都是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,分别表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和一两的三十分之一。因此,“算尽锱铢”原意是连最细微的金钱或财物都不放过,形容人极度精明、吝啬,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。

二、历史典故总结

典故名称 出处 人物/事件 内容简述 含义
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司马迁 范蠡、白圭等商贾 记载了古代商人通过精细计算、积累财富的故事 强调商业经营中对利润的精准把控
《汉书·食货志》 班固 汉代官吏 描述官员为谋私利而克扣赋税、贪污受贿的现象 批评官员对公家财产的贪婪
《资治通鉴》 司马光 唐代李林甫 李林甫权倾朝野,善于权术,对权力和利益极度追求 形容权臣对权力的算计
《世说新语》 刘义庆 王导 记录王导在东晋时期处理政务时的精细计算 展现政治家的智慧与谨慎
《聊斋志异》 蒲松龄 鬼怪故事 如“画皮”篇中,鬼怪对人性的利用与算计 借鬼怪讽刺人心险恶

三、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

“算尽锱铢”不仅是一个形容词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在古代社会,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一种生存智慧,尤其在经济不发达、资源匮乏的时代,精打细算是一种必要的生存策略。然而,若过度追求利益,忽视道德与人情,则容易陷入自私与冷漠之中。

在现代社会,“算尽锱铢”可以被理解为对细节的关注、对资源的合理利用,也可以是对个人利益的过分执着。因此,如何在“算计”与“慷慨”之间找到平衡,成为现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四、结语

“算尽锱铢”虽源于古人的生活经验,但其背后所蕴含的道德与智慧,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利益的同时,也要保持一颗宽厚之心,避免因过度计较而失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温情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