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五夜望月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】《十五夜望月》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。
一、诗歌原文
十五夜望月
中庭地白树栖鸦,
冷露无声湿桂花。
今夜月明人尽望,
不知秋思落谁家?
二、诗意总结
这首诗通过描写中秋夜晚的静谧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诗中“中庭地白”写出了月光洒满庭院的清冷,“冷露无声湿桂花”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寂。“今夜月明人尽望”说明所有人都在仰望明月,而“不知秋思落谁家”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尽的思绪。
三、内容对比表
诗句 | 字面意思 | 深层含义 | 表达情感 |
中庭地白树栖鸦 | 庭院地面被月光照得发白,树上栖息的乌鸦 | 描写月夜的静谧与清冷 | 宁静、孤独 |
冷露无声湿桂花 | 寒冷的露水悄然打湿了桂花 | 进一步渲染夜的寂静与凄凉 | 孤寂、忧愁 |
今夜月明人尽望 | 今天晚上月亮明亮,所有人都在仰望 | 引出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 | 共情、思乡 |
不知秋思落谁家 | 不知道这深沉的秋思落在谁的家中 | 表达对亲人、故乡的思念 | 思念、惆怅 |
四、总结
《十五夜望月》虽短小精悍,却意境深远,通过中秋夜的自然景象,传达出诗人对亲人、故乡的深切思念。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情感,而是借助景物描写,让读者在感受月夜之美的同时,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限的遐想。
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,更是对人间情感的深刻体悟,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“含蓄隽永”的艺术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