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从军行唐杨炯的古诗注音版】《从军行》是唐代诗人杨炯创作的一首边塞诗,以其豪迈激昂的风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而著称。这首诗通过描绘戍边将士的英勇与艰辛,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。以下是对该诗的总结及注音版展示。
一、诗歌
《从军行》共四句,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。全诗以“烽火照西京”开篇,点明战争的紧张氛围;接着以“心中自不平”表达将士内心的愤懑与责任感;随后用“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”来强调将士们宁愿投身战场也不愿安于书斋的决心,体现了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。
二、注音版表格
原文 | 注音 | 释义 |
烽火照西京 | fēng huǒ zhào xī jīng | 烽火点燃了西京(长安),象征战事紧急。 |
心中自不平 | xīn zhōng zì bù píng | 内心充满不平之气,表示对战争的不满和愤怒。 |
宁为百夫长 | nìng wéi bǎi fū zhǎng | 宁愿做一名百人长官。 |
胜作一书生 | shèng zuò yī shū shēng | 也比做一个书生强得多。 |
三、作品赏析
杨炯的《从军行》虽短小精悍,却气势磅礴,情感真挚。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,展现了边塞战士的壮志豪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诗中“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”一句尤为经典,成为后世传颂的名句,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人生价值取向。
四、结语
《从军行》不仅是一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,更是一首激励人心的爱国诗篇。它提醒我们,在和平年代也要铭记历史,珍惜当下,同时也要有担当与勇气,面对挑战时不退缩。通过学习和理解这首诗,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