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诗经桃夭的原文】《桃夭》是《诗经·周南》中的一篇,是一首描写女子出嫁时美好情景的诗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,充满了对新娘的美好祝愿和对婚姻幸福的期盼。以下是《桃夭》的原文及详细解读。
一、原文内容
《桃夭》
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
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
桃之夭夭,有其实兮。
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
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
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
二、
《桃夭》是一首赞美新娘、祝福婚姻幸福的诗。全诗三章,每章四句,以桃花为意象,描绘了新娘如花般美丽,婚后能很好地持家立业,家庭和睦幸福。诗中“桃之夭夭”象征着青春、美丽与生机;“灼灼其华”形容花朵鲜艳夺目;“之子于归”指女子出嫁;“宜其室家”、“宜其家室”、“宜其家人”则表达了对她婚后生活的美好祝愿。
三、表格对比分析
章节 | 原文 | 意思解释 | 诗歌作用 |
第一章 | 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 | 桃花盛开,花儿鲜艳;女子出嫁,适合家庭。 | 描写新娘美丽,预示婚姻美满。 |
第二章 | 桃之夭夭,有其实兮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 | 桃树茂盛,果实累累;女子出嫁,适合家庭。 | 强调新娘的贤淑与家庭责任。 |
第三章 | 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 | 桃树繁茂,叶子茂密;女子出嫁,适合家族。 | 表达对新娘融入家庭的祝福。 |
四、艺术特色
1. 借物抒情:通过桃花的美丽与繁茂,比喻新娘的青春与美德。
2. 重复结构:三章结构相似,增强节奏感和感染力。
3. 简洁明快:语言简练,感情真挚,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。
4. 象征意义:桃花象征爱情、婚姻与生命的力量。
五、结语
《桃夭》作为《诗经》中的经典之作,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婚姻的重视,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它用最朴素的语言,表达了最真挚的情感,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