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经验问答 >

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

2025-07-28 02:51:25

问题描述:

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,拜谢!求解答这个难题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28 02:51:25

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】一、

《工之侨献琴》是一篇出自明代文学家刘基(字伯温)的寓言式散文,通过讲述一位名叫工之侨的人献琴的故事,揭示了当时社会中“重名轻实”的现象。文章借琴的命运来讽刺那些只看外表、不重本质的社会风气。

故事的大意是:工之侨制作了一把非常精美的琴,但因为琴的名字不显赫,他便将琴的名字改为“九霄环佩”,然后去献给朝廷。结果这把琴被当作珍品收藏,而原本真正的好琴却被冷落。后来有人识破真相,指出真正的琴其实已经毁坏了,而所谓的“九霄环佩”只是个冒牌货。

这篇短文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反映了作者对社会虚伪风气的批判与无奈。

二、文言文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对照表

文言文原文 现代汉语翻译
工之侨得良桐焉,斫而为琴,弦而鼓之,金声而玉应。 工之侨得到一棵优质的梧桐木,把它砍成琴,装上弦后弹奏,发出的声音清脆如金,回响如玉。
以为天下之美也,献诸朝。 他认为这是天下的绝妙之物,于是献给了朝廷。
有太常寺卿者,闻其音,悦之,曰:“此古之良琴也。” 有一位太常寺卿听了琴声,非常喜欢,说:“这是古代的良琴啊。”
于是以工之侨为能工巧匠,而不知其为伪也。 于是人们认为工之侨是个技艺高超的工匠,却不知道这把琴是假的。
后有识者,乃曰:“此非古琴也,乃工之侨所作也。” 后来有人识破,说:“这不是古代的琴,而是工之侨做的。”
乃复取而观之,则琴已毁矣。 于是又拿回来一看,琴已经毁坏了。

三、文章主旨归纳

内容要点 解释
故事背景 工之侨制作了一把好琴,因名字不显而改名献上。
社会现象 当时社会重名不重实,真假难辨。
结局反讽 真正的好琴被毁,假的却被追捧。
作者意图 批判虚荣、浮夸的社会风气,呼吁重视实质。

四、结语

《工之侨献琴》虽短,却寓意深远。它不仅是一则寓言,更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性中的虚荣与盲目。在当今社会,这种“重名轻实”的现象依然存在,值得我们深思与警惕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