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曲水流觞的下一句是什么】“曲水流觞”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在春日举行的一种饮酒赋诗的活动,最早源于魏晋时期,盛行于唐宋。这一活动通常在弯曲的溪流旁设置酒杯,让酒杯随水漂流,人们坐在岸边,当酒杯停在谁面前,谁就要即兴赋诗一首,否则便要罚酒。这种雅集形式不仅体现了文人的风雅情趣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。
那么,“曲水流觞”的下一句是什么?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文化问题,许多人都曾问过这个问题。下面我们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,来清晰地展示答案。
一、
“曲水流觞”出自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中记载的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中的描述:“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。”这句话描绘的是兰亭雅集时的情景,即在清澈的溪流旁设宴,酒杯沿水流而下,供人取饮或赋诗。
因此,“曲水流觞”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诗句,而是描述一种文化活动的词语组合。如果从字面意义上看,并没有严格的“下一句”,但如果从文学典故的角度来看,与“曲水流觞”相呼应的经典句子是:
> “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”
这句话出自《兰亭集序》,意思是:酒杯沿着弯曲的溪水漂流,人们依次而坐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标题 | 曲水流觞的下一句是什么 |
来源 | 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、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 |
含义 | 描述古代文人雅集饮酒赋诗的活动 |
常见引用 | “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”(出自《兰亭集序》) |
是否有下一句 | 不是完整诗句,但常被引用的对应句为“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” |
文化背景 | 魏晋至唐宋时期的文人雅集活动,体现风雅与才情 |
三、结语
“曲水流觞”不仅是古人雅集的象征,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诗意生活的代表之一。虽然它本身没有严格意义上的“下一句”,但在文学作品中,常与“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”一同出现,用来描绘那一段充满文采与风雅的历史场景。了解这些文化细节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