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仁不义是什么意思】“不仁不义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缺乏仁爱之心和道义原则,行为冷漠、自私、无情,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道德低下、没有良知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释
- 不仁:指没有仁爱之心,对他人的痛苦漠不关心,缺乏同情心。
- 不义:指违背道义,做事不合情理,不讲公平正义,可能涉及欺骗、背叛等行为。
因此,“不仁不义”合起来就是形容一个人既没有仁慈之心,又不讲道义,行为恶劣。
二、来源与用法
“不仁不义”最早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人之不仁,是去其仁也;人之不义,是去其义也。”后来被广泛使用,用来形容人性的阴暗面或道德的缺失。
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、新闻评论、日常对话中,用来批评某些人的不良行为或社会现象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无情无义、冷酷无情、忘恩负义、背信弃义 |
反义词 | 仁至义尽、仁义道德、善良正直、忠厚老实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批评人物 | 他为了利益出卖朋友,真是不仁不义。 |
描述事件 | 这个商家不仁不义,坑骗消费者。 |
文学创作 | 小说中的反派角色,常常被描写为不仁不义之人。 |
五、总结
“不仁不义”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成语,强调一个人在情感和道德上的双重缺失。它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评,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警示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努力培养仁爱之心,坚守道义,避免成为“不仁不义”的人。
概念 | 内容 |
含义 | 缺乏仁爱和道义,行为冷漠、自私、无情 |
出处 | 《孟子·尽心上》 |
用法 | 用于批评道德低下的人或行为 |
近义词 | 无情无义、冷酷无情、忘恩负义 |
反义词 | 仁至义尽、善良正直、忠厚老实 |
使用场景 | 批评、文学、新闻、日常对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