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连编累牍的意思是什么】“连编累牍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文章或书籍数量多、篇幅长。这个成语出自古代的文献记载,用来描述书籍、文稿等连续不断地出现,数量繁多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连编 | 连续不断的书页或篇章 |
累牍 | 层层叠叠的简牍或书卷 |
整体意思 | 形容书籍、文章数量多,篇幅长,连续不断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言虽繁,其义可寻;其辞虽多,其理不杂。至于连编累牍,未尝有失。”
- 用法:多用于书面语,常用来形容书籍、文章数量庞大,内容丰富。
- 近义词:浩如烟海、汗牛充栋、卷帙浩繁
- 反义词:寥寥无几、屈指可数、寥寥可数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文学评论 | 他一生著作颇丰,连编累牍,堪称一代文宗。 |
图书馆介绍 | 本馆藏书连编累牍,涵盖各类学科知识。 |
学术研究 | 古代典籍连编累牍,需长期研读才能掌握。 |
四、总结
“连编累牍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强调的是书籍、文章的数量和篇幅之多。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勤奋和作品的丰富性,也反映出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。在现代语境中,虽然使用频率不高,但在正式写作或学术表达中仍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。
通过以上表格和,可以清晰地理解“连编累牍”的含义、来源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方式。